呼倫貝爾夏季美,冬天一樣不遜色,呼倫貝爾冬季旅游攻略 看雪玩雪賞雪帶領游客們去體驗另一種白色的美,冬季的呼倫貝爾是銀色的世界,由于沒有人為污染,所以這里的雪都是透亮透亮的,白的令人無法想象,在加上冬天依舊翠綠的樟子松,更是讓人眼前一亮,你也要去海拉爾或者滿洲里去品嘗一下當地的美食,還要冬季那達慕看摔跤,看美景,真的是太動(凍)人了!
獨一無二的三重雪景:草原雪、林海雪、雪場雪;
回味無窮的多民族風情:蒙古族、俄羅斯族、鄂溫克使鹿部落;
終身難忘的體驗:在真正的林海雪原打雪仗、堆雪人、滑冰車、坐雪橇;
在高山雪場觀景滑雪,與真正的馴鹿零距離;
體驗中國最冷的地方,獲得中國最冷的地方根河“冷極村”的認證證書。
內蒙古自治區冰雪那達慕:蒙古族傳統節慶活動,茫茫雪原為背景,多彩民族服裝做點綴,觀賽馬,看摔跤,感受純正蒙古族風情。
芬蘭圣誕老人狂歡夜:敖魯古雅,馴鹿的家園,中國圣誕老人出發地,今年與往年大不相同,因為芬蘭真正的圣誕老人將來到這里,與你簽名合影,還有篝火晚會,歌舞狂歡,讓你度過難忘夜晚。歌聲唱響呼倫貝爾:蒙古族、俄羅斯族,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,從草原一路唱向林區,歌聲將是貫穿本活動始終的最大亮點。
伊慕額節
“伊慕額”,蒙語“豐收”之意,顧名思義,伊慕額節也就是豐收節,在每年5月22日。這時草原上的羊、牛、馬和駱駝剛接完春羔,一片生氣勃勃的豐收景象。牧民們用刀將母羔左耳抿出豁口,放回大群;未被留種的公羊則被閹割成羯羊;還要為年滿2歲的馬駒打上烙印。
米闊魯節
米闊魯節是呼倫貝爾草原莫日格勒河流域鄂溫克牧民的豐收節日。米闊魯節在每年5月下旬舉行,其內容和形式與“伊慕額節”大致相同,所不同的僅僅是勞動完畢要舉行宴會,歡慶豐收。
瑟賓節
“瑟賓”是鄂溫克語,意為“歡樂祥和”,是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,以圖騰為特征,16世紀鄂溫克人信仰薩滿教后逐漸消失。1994年6月18日,建國后首屆“瑟賓”節在巴彥胡碩敖包山舉行,主要內容有鄂溫克民族歌舞表演等。此后6月18日就成為鄂溫克族的“瑟賓”節。
篝火節
每年6月18日是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——篝火節。鄂倫春人對火神的崇拜由來已久,他們認為火有驅邪祛污的作用,對于火有著一系列嚴格的禁忌,例如:不許隨意向火堆潑水、扔臟物、吐痰,不許用刀、棍等尖銳的東西向火中亂捅,以免觸怒和傷害火神等。
進入冬季,呼倫貝爾從綠色世界走進銀色世界。正如當地人說,冬日的雪花精靈,在呼倫貝爾每年十月就開始光臨,到次年四月底才戀戀不舍離去,雪期長達半年之久。冬日的呼倫貝爾是一個靜謐羞澀的雪姑娘,她常常是在一夜之間就換上潔白的素裝,天地間只能看見一片銀色。大雪飄來的時候,萬物靜立不動,雪地里的人們和遠處的房屋、樹木合成一幅天然的水墨畫。無需過多的修飾,也不用費力地想象,綿綿的白雪裝飾著世界,瓊枝玉葉,皓然一色。